東方網記者熊芳雨2月24日報道:行知讀書會日前迎來蛇年首場活動,聚焦當下現象級人工智能產品DeepSeek。來自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陳吉棟,從技術、歷史、法律等多個維度,深入解析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DeepSeek的問世,打破國際技術壟斷,令世界驚喜。作為一家完全由中國本土團隊打造的企業,DeepSeek憑借創新的模型架構和極低的訓練成本,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其開源策略更是加速了AI技術的普及與應用。DeepSeek改變了“力量出奇跡”的規律,也映射出本土創新在“芯片卡脖子”背景下的突圍智慧。
“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其實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只有了解它的歷史,才能知道今天的成果來得多不容易?!标惣獥澱f,在人工智能的奠基階段,形成了三大主要流派:符號主義、聯結主義和行為主義?,F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往往是多種方法的融合,例如結合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實現更強大的智能系統。
從圖靈測試,到達特茅斯會議,再到Transformer架構問世,陳吉棟以生動的案例串聯起人工智能的發展脈絡,揭示技術演進背后的邏輯,此外他還介紹了“卷積神經網絡之父”楊立昆、“深度學習之父”杰弗里·辛頓、“AI教母”李飛飛等重要人物。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蓬勃發展,然而,人工智能算法黑箱、數據隱私、算法偏見等問題仍不容忽視?!癆I如疾馳的列車,與其忐忑觀望,不如主動上車”,陳吉棟說,但他也分享了人工智能的法律調整以及更多的觀察,他呼吁提升公眾數據素養,進一步挖掘高質量數據。
行知讀書會由寶山區大場鎮文化中心、閻華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場部主辦。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