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這膝蓋怎么又疼起來了!”?相信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都對這句話不陌生。上下樓梯時隱隱作痛,久坐后站起時僵硬難忍,甚至天氣一變就“未卜先知”……??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其實都是你的膝關節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最復雜的承重關節,默默承受著我們大半輩子的重量和活動。然而,就像一臺常年運轉的機器,隨著年齡的增長,它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磨損和老化,各種“老年膝關節病”也就隨之而來。
那么,你的膝關節還好嗎?它究竟在向你訴說著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呵護這位“勞苦功高”的老朋友呢??別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中醫養生和鍛煉方法的角度,走進膝關節的世界,了解膝關節的保養指南!
一、認識膝關節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常見疾病,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甚至變形。中醫稱之為“痹癥”,認為其與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寒濕侵襲、經絡瘀阻密切相關。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磨損加速,加之長期勞損或體質虛弱,易導致“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具體癥狀表現包括:
1.?疼痛:這是膝痹最常見的癥狀,初期可能僅在活動時感到輕微疼痛,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可能變得持續且劇烈,甚至在休息時也會感到疼痛。
2.?僵硬:患者可能會在早晨起床或長時間靜止后感到膝關節僵硬,需要一段時間活動后才能緩解。
3.?腫脹:膝關節可能會出現腫脹現象,這是由于關節內炎癥反應導致的積液。
4.?活動受限:隨著疼痛和僵硬的出現,膝關節的活動范圍可能會受到限制,影響日?;顒?,如上下樓梯、蹲下起立等。
5.?關節變形:在膝痹的晚期,可能會出現關節形態的改變,如膝關節內側或外側的骨贅形成,導致關節變形。
6.?關節響聲:在活動膝關節時,可能會聽到或感覺到關節內有摩擦聲或“咔嚓”聲。
7.?肌肉萎縮:由于疼痛和活動減少,大腿肌肉可能會出現萎縮現象。
8.?不穩定感:患者可能會感到膝關節不穩定,有時甚至會出現“打軟腿”的現象。
當出現以上這些癥狀的時候,都要警惕自己是否“中招”了,需要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醫囑和指導。
二、中醫養生四法:從內調養,固本培元??
中醫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掌握中醫傳統的養生方法,不僅安全有效,更能強身健體,幫助老年人從根本上改善膝關節功能,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膝關節病的中醫養生,可以從飲食、穴位按摩、中藥外敷、起居調護等方面入手:
1.?飲食調補,強筋壯骨: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可以通過滋補肝腎的方法強筋健骨,飲食上可以多吃黑豆、核桃、枸杞、山藥、桑葚等食材。薏米、赤小豆、冬瓜等則可以祛濕通絡;生姜、羊肉可溫經散寒。??
藥膳推薦:杜仲牛膝湯:杜仲15g、牛膝10g、豬骨500g,燉煮1小時,補腎強膝。當歸生姜羊肉湯:溫經養血,適合冬季畏寒怕冷者。飲食禁忌上要注意:少食生冷、油膩、辛辣,避免加重濕邪。
2.?穴位按摩,疏通氣血:根據中醫經絡“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理論,時常按摩以下穴位,具有疏通氣血,改善膝痹癥狀的功效。血海穴:活血化瘀,緩解腫痛。足三里(膝下3寸):補益脾胃,增強氣血生化。陽陵泉(小腿外側腓骨小頭下凹陷處):疏肝利膽,舒筋活絡。按摩方法:每日2-3次,每次每個穴位按壓5-10分鐘,力度適中,以酸脹為度。
3.?中藥外敷,溫經止痛:中藥外敷也是中醫治療膝關節病的特色方法之一,通過藥物之間作用于患處,發揮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具體方法有:艾葉熱敷包:艾葉、花椒、粗鹽炒熱后裝入布袋,熱敷膝蓋15分鐘,驅寒通絡。中藥熏洗:紅花、伸筋草、威靈仙各30g,煎煮后熏洗膝關節。
4.?起居調護,細節護膝。《黃帝內經》中寫道:“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在日常調護中,要避免久坐久站,減少爬樓梯、提重物。注意膝關節保暖,夏季勿直吹空調,冬季可佩戴護膝。選擇平底軟鞋,減輕膝關節壓力。這些生活細節都對膝關節的保養大有裨益。
三、科學鍛煉:動靜結合,強肌護關節??
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正確的鍛煉方法可以顯著增強下肢肌肉力量、改善膝關節功能、提升平衡能力和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保護膝關節的目的。
首先介紹兩種中醫傳統養生功法:其一,八段錦:重點練習“雙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增強腰腿力量。?其二,太極拳:緩慢屈伸動作改善關節靈活性,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
另外,簡單有效的膝關節針對性的鍛煉動作還有以下三種:??
1.直腿抬高:平躺仰臥,雙手平放身體兩側,收腹腰部緊貼床板,緩慢伸直雙腿并抬高30度,保持5秒,再緩慢放下,重復10次/組,每日3組,逐步增加時長。
2.靠墻靜蹲:挺胸抬頭、背部貼緊墻壁,緩慢下蹲,屈膝30度-45度,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于90度,維持10-30秒,重復3次/組,每日3組,逐步增加時長。??
3.坐位伸膝:坐直于固定的椅子,雙手自然置于身體兩側,緩慢伸直膝蓋,感受大腿前側肌肉的收縮,保持5秒,緩慢放下,左右交替10次,每日3組,逐步增加時長。??
以上運動的原則是動作緩慢控制、避免快速彈動,以“微痛即止”為度。呼吸均勻、不要憋氣、循序漸進、要避免劇烈運動。運動后也要配合熱敷或輕揉膝周肌肉。禁忌動作包括:深蹲、長時間跑步、爬山、跳繩等,這些都會加重關節磨損的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首先對于體重基數較大的患者是要控制體重,減輕膝關節負荷。另外需要每年定期檢查骨密度,特別是中老年女性在絕經后更需關注骨質疏松的問題。如果出現膝關節紅腫熱痛,疑似急性炎癥、或者關節變形嚴重,影響行走、或者保守調理1個月以上無改善,也請您及時就醫,尋找醫生的幫助!
四、結語??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雖不可逆,但通過中醫調養與科學鍛煉,可顯著延緩進展、改善生活質量。記住“三分治,七分養”,堅持養護結合,讓膝關節陪伴您從容走過金色晚年。??
作者: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汪逸嵐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