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公司CEO吉姆?法利在《紐約時報》的采訪中表示,為了在全球電動汽車(EV)市場中與中國競爭,福特需要利用中國的技術專長。法利認為,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制造領域領先西方車企數年,福特若想與中國汽車產業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就必須借助中國的相關技術。
法利強調,福特的策略是獲取中國的知識產權,然后結合福特的創新生態系統、美國的創造力、規模優勢以及與客戶的緊密聯系,在全球范圍內與中國競爭。他將這一競賽視為拯救美國工業經濟的一場重要比賽。
福特正在建設的BlueOval電池園區預計將于2026年完工,將生產磷酸鐵鋰電池,這些電池將依賴于中國寧德時代的技術。LFP電池技術最初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并由A123系統公司商業化。然而,由于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緩慢,A123最終破產,其資產包括電池知識產權被中國萬向集團收購。
中國目前控制著全球83%的鋰離子電池制造份額。福特還在研發一款售價低于3萬美元的小型電動汽車,以應對已在其他福特銷售區域嶄露頭角的中國平價電動汽車。盡管美國對中國進口汽車征收的關稅暫時保護了福特免受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威脅,但也使得在中國生產的林肯航海家運往美國經銷商時成本增加。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