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橫琴,陽光透過枝葉灑在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照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的玻璃幕墻上,映襯出一派繁忙景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青年張昊任辦公室窗外是日新月異的琴澳都市風貌;她的辦公桌上,鋪開的是公司新一輪研發計劃的藍圖。
生于澳門的張昊任,自幼就對科學充滿熱愛。1990年,她赴上海醫科大學攻讀藥劑學專業。1994年大學畢業后,張昊任進入澳門衛生署,負責藥品注冊和監管工作,在中藥檢測標準制定和中醫師執業資格規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工作的穩定并未讓她止步不前。“當時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生物醫藥發展受到諸多限制。作為一名醫藥人,我希望能跳出舒適圈,接觸更前沿的醫療技術,為澳門的未來積蓄力量。”2001年,張昊任辭職來到北京,投身內地科技創新的熱潮。在北京工作期間,張昊任聚焦于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的研發,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她組織申報了多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并獲批多項發明專利。2018年,張昊任創辦真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手術導航機器人的研發。經過4年的研發,真健康推出了“穿刺手術導航定位系統”,獲得我國首張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領域的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并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2021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成立,激發了張昊任返鄉創業的豪情。“在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橫琴支持‘四新’產業的大背景下,我想把公司帶回澳門和橫琴,為家鄉的經濟多元化發展貢獻力量。”2023年8月,真健康將總部遷至橫琴,也在澳門成立了子公司中國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真健康公司的研發團隊已擴展至50余人,其中大多數擁有碩士、博士學位,覆蓋人工智能、機器人控制等領域。2024年9月,公司自主研發的“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獲批上市,被國家藥監局認定為國際首創,這也是橫琴首個獲得創新醫療器械注冊證的產品;同年12月真健康研發的小型化和升級版“穿刺手術機器人”也獲批上市,這些成果標志著琴澳醫藥大健康產業站上了新高度。
“醫療產業回報周期長、風險高,但承載著保障人類健康的使命,值得我們用耐心去等待。”張昊任表示,正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初創企業提供的“耐心資本”,助力她從一個創業者成長為行業先鋒。目前,真健康公司已獲得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5個、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3個,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潛力獨角獸企業,并已入選合作區首批“上市后備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也已經進入60多家國內高水平醫院,完成手術3000多例,得到臨床醫生的高度認可。未來,公司計劃與國家級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積極推動新一代醫療器械的研發和上市,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醫療的融合應用。
“回歸祖國以來,我們見證了澳門經濟社會的持續繁榮穩定。今天澳門青年更應珍惜大好機遇,讓青春在建設強大祖國和美好澳門的廣闊天地中綻放光彩。”張昊任說。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