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來降費潮延續超百只QDII基金降費
QDII基金降費潮持續蔓延。今年以來,已有超20家基金公司旗下超百只QDII產品宣布下調相關費率。除了QDII基金,還有主動權益類基金、寬基ETF、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個別基金甚至給出了管理費和托管費“砍半”力度。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基金降費的本質是優化基金投資環境和提升基民投資體驗,吸引更多投資者借助基金實現財富增值。
開年來超百只QDII基金降費
春節后,基金密集跟進降費。近期,海富通、交銀施羅德、華寶、景順長城基金等基金公司相繼宣布調低旗下部分QDII產品費率,部分產品費率降幅較大。
比如,交銀施羅德環球精選價值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降至1.20%/年、0.20%/年,在調降前,管理費年費率為1.80%,此次下調相當于打“66折”,托管費年費率為0.35%,相當于打“57折”。華寶海外中國成長混合的年管理費率也從1.8%調整至1.2%,年托管費率從0.35%調整至0.2%。
春節假期前夕,就有招商、匯添富、易方達、華夏、南方、華安、交銀施羅德基金等超20家基金公司先后宣布降費。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開年以來,全市場共有307只QDII基金中,已有101只QDII宣布降費。其中,62只QDII產品同時調整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大部分調整為“年管理費率1.2%+年托管費率0.2%”的費率模式,這與主動權益類基金降費后的費率水平保持一致。
除了QDII產品外,年內參與降費的還有主動權益類基金、寬基ETF、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超40只產品,個別基金甚至給出了管理費和托管費“砍半”力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波集中降費,主要有監管政策導向、市場競爭加劇、投資者需求變化等幾方面原因。
晨星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表示,近年來,隨著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的不斷推進,降費已成為行業的大趨勢,而且降費也從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主流產品線逐步蔓延至全市場的所有產品線,今年以來的降費潮也是為了順應這一趨勢。另外,近年來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對投資成本的敏感度不斷提高,更傾向于選擇低費率的基金產品,以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所以降費也成為滿足投資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德邦基金表示,降費潮是公募基金行業落實新“國九條”和相關政策要求,穩步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公募基金行業踐行投資者利益優先價值取向的重要體現。不僅降低投資者的持有成本,也從中長期角度促進公募基金的轉型發展,有利于形成更好的行業生態,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無論是主動選擇或是被動參與,在行業達到高效平衡的狀態前,基金降費的大勢或仍將繼續。
助力公募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降費一方面會降低投資人的投資成本,享受到降費紅利;另一方面會對基金市場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是行業洗牌加速。在同質化產品方面,費率是影響投資人選擇的重要因素。規模大、運營能力強的機構會在價格戰中顯著受益,從而形成更高水平的市場集中。二是資金結構演變。產品降費有利于吸引更加專業的投資人選擇基金產品進行資產配置,在綜合衡量成本之后,部分配置型資金會從費用成本、流動性、人力成本等綜合考慮,更傾向于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實現組合配置。”滬上一位公募人士談道。
德邦基金表示,對于基金持有人,降低產品費率意味著減少持有成本進而提升投資回報,有助于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對于基金管理人,降低費率將促使管理人強化核心投資能力建設,注重產品服務及業績表現,并通過創新產品和投資策略吸引投資者,提高市場競爭力;對于整體行業來說,降低費率將進一步優化行業內部競爭格局,低效益管理人將面臨更大挑戰,提升基金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進一步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代景霞表示,大型基金公司憑借品牌、資源等優勢率先降費,可吸引更多資金,擴大市場份額,而小型基金公司可能因成本壓力大、品牌影響力弱等面臨市場份額流失,行業集中度可能進一步提高。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降費使公募基金對投資者吸引力增強,更多資金通過公募基金進入資本市場,為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資金支持,提升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和活躍度,促進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而長期資金的增加可以減少市場的短期波動,降低市場的投機氛圍,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平穩,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韌性。
編輯:格林 校對:王玥 制作:艦長 審核:木魚
版權聲明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