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上市公司大禮包,來了!
為積極響應新“國九條”關于“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等相關規定及政策精神,中國基金報特推出“上市公司分紅進行時”專欄,彰顯優秀上市公司股東回報意識,突出示范效應,更好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新亮 歲末迎春之際,A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分紅熱潮。多家上市公司在春節前踴躍派發現金紅包,以優厚的分紅方案回饋廣大股東,彰顯企業盈利實力與回饋投資者的誠意。 不少公司多次分紅,同時,特別分紅、三年分紅規劃等創新形式不斷涌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分紅舉措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回報,也進一步增強了市場信心,為節后的市場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多公司春節前發“紅包” 豫園股份1月27日發布公告稱,為積極落實公司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及《未來三年(2024—2026年)股東回報規劃》,公司董事長黃震先生提議實施2024年度特別分紅方案。 公司擬利用前期新雪股份所得的稅后收益實施本次特別分紅,分紅總額將不低于人民幣7.5億元。公司持續貫徹提升股東回報的理念,結合經營情況為投資者提供連續、穩定的現金分紅,落實股東價值回報的長效機制。 云天化也制定了未來三年現金分紅規劃,在公司當年盈利且累計可供分配利潤為正數的情況下,公司每年度至少進行一次現金分紅。 公司2024年度至2026年度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原則上不少于此三年度累計實現可供分配利潤總額的45%。公司分紅規劃的制定著眼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強投資者獲得感以及促進公司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在綜合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經營發展規劃、資金規劃及外部融資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公司優化分紅節奏,合理提高分紅比例。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選擇在春節前夕發放“現金紅包”。例如,山西汾酒、廈門國貿等7家滬市主板公司選擇在1月24日發放中期權益分派的現金紅利,彰顯公司對股東的重視和對市場穩定的積極貢獻。
“高分紅群體”已形成 憑借穩定且可預期的分紅,高分紅公司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1月23日,中國銀行超過355億元的現金紅利發放給投資者,其中A股對應金額254.6億元。可觀的“過年紅包”背后,是公司分紅的穩定性與可預期性。以2021年度至2023年度分紅計算,中國銀行每年股息率均保持在4%以上,高分紅特征明顯。 在春節前實施分紅的公司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陜西煤業等多家公司近三年股息率均達到3%以上。 數據顯示,多家公司連續三年股息率保持在3%以上。其中,山煤國際、平煤股份等45家公司每年股息率均超過5%,一個穩定的高分紅群體已然形成。 從行業分布來看,這些高分紅公司主要集中在銀行、交通運輸、基礎化工等行業。 工商銀行連續三年年度累計分紅額超千億元,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緊隨其后,中國石化、中國神華等公司每年累計分紅金額也均在400億元至500億元。 持續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上市公司分紅積極,與政策暖風頻吹密不可分。 2024年12月17日晚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關于對滬、深市場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實施優惠措施的通知》顯示,為加大上市公司分紅激勵力度,推動增強投資者回報,公司決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對滬、深市場的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實施減半收取的優惠措施。 即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自2025年1月1日起,對滬、深市場的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按照派發現金總額的0.5‰收取分紅派息手續費,手續費金額超過150萬元的部分予以免收。 近年來,監管部門多次出臺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優化分紅方式,持續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提高分紅水平。 2023年年底,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指引,明確鼓勵上市公司增加現金分紅頻次、拔高分紅水平。2024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提高股息率。 過去一年來,政策多次強調分紅,對分紅的次數、比例和節奏都提出新要求,這是在提升公司質量的基礎上,要求上市公司以更為穩定的方式回饋投資者。一系列政策的持續落地,將持續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加大分紅力度的影響下,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編輯:杜妍 校對:王玥 制作:小茉 審核:許聞
版權聲明
突發公告!董事長也辭職了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