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漢垚,楊夢雪 北京,上海報道
目前,已有51家信托公司由銀行間市場披露2024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整體營收和凈利潤呈現分層格局。
在營業收入方面,中信信托以53.79億元領先,江蘇信托和英大信托緊隨其后,分別為31.33億元和29.89億元。而在凈利潤方面,江蘇信托拔得頭籌,超越中信信托,成為凈利潤冠軍。能源系信托公司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前十名中占據一半席位,顯示出能源系背景在信托行業轉型期的突出優勢。同時,信托公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整體下降超6%,部分公司如英大信托和華鑫信托表現逆勢增長趨勢。
51家信托公司通過銀行間市場披露了2024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在營業收入方面,2024年營收前十名為中信信托、江蘇信托、英大信托、華鑫信托、陜國投信托、華潤信托、華能信托、中誠信托、建信信托、光大信托。
2024年只有一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2家信托信托公司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10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
其中,中信信托以53.79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居榜首,較年初增長8.09%。江蘇信托和英大信托緊隨其后,營業收入分別為31.33億元和29.89億元,增長率分別為4.31%和16.04%。
從營收增長情況看,吉林信托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8825.08%,為13.82億元;昆侖信托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219.8%,為6.8億元。此外,華宸信托、中建投信托營收增長也超100%。盡管以上四家信托公司營收絕對值在行業中不算頂尖,但在2024年實現了營收高速增長。
在凈利潤方面,中信信托與江蘇信托發生移位。江蘇信托拔得頭籌,以28.19億元的凈利潤位居榜首,超過中信信托。而中信信托以26.53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二。
2024年,已披露數據的51家信托公司中,僅江蘇信托、中信信托凈利潤突破20億大關,華鑫信托、英大信托、華能信托、華潤信托、陜國投信托、建信信托、紫金信托、粵財信托等八家信托公司凈利潤超10億,分別位列凈利潤排行榜第三到第八。
此外,2024年,還有五家信托公司產生虧損,其中五礦信托凈利潤虧損9.55億元,2023年同期凈利潤為11.9億元,同比下滑180%。杭州信托、中建投信托、興業信托、萬向信托分別虧損6.32億元、3.66億元、8466.75萬元、5566.29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營業收入、凈利潤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中,有一半具有能源背景,尤其是電力背景。
在營業收入方面,江蘇信托、英大信托、華鑫信托、陜國投信托、華能信托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排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
在凈利潤方面,江蘇信托、華鑫信托、英大信托、華能信托、陜國投信托2024年凈利潤分別排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七。
其中,江蘇信托由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81.4904%,是江蘇國信的重要成員企業之一。江蘇國信在簡介中表示,已逐步形成了能源、金融、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三大主業,構建了能源、金融“雙輪驅動”,產業、資本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華鑫信托是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業從事信托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分別由中國華電集團產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6.25%,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持股23.75%。
英大信托由國網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3.49%、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5.00%。在業務上,英大信托表示,重點提升在電力產業鏈、清潔能源領域的專業優勢,加快打造核心競爭力,致力成為電力行業的產融結合典范、信托行業的專業化發展標桿。
華能信托是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實際控制人,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控股,貴州省及國內多家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的全國性信托金融機構。
陜國投信托作為國內A股兩家上市信托公司之一,也具有能源背景。數據顯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陜國投信托26.8%的股權,是其第一大股東。
從信托業務收入情況來看,已披露數據的50家公司整體較2023年有所下滑,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總額為422.08億元,2023年同期這51家公司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收入451.71億元,整體下降6.56%。
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金額在20億以上的公司共英大信托、中信信托、華鑫信托、光大信托4家;金額在10億元以上的公司包括建信信托、五礦信托、外貿信托、中誠信托等13家。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業務收入情況處于行業頭部的兩家“電力系”公司英大信托、華鑫信托同時實現了較高的同比增幅,分別同比增長7.07%、8.98%。而2023年表現居前的五礦信托、光大信托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分別同比下降36.49%、26%。
結合同比變化情況來看,已披露數據的公司中,僅19家實現收入增長。其中,華宸信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增長近3倍居行業第一,但這也與其上年收入僅472.98萬元的較低基數有關。此外,中海信托、中建投信托、金谷信托、興寶信托、山西信托、江蘇信托、杭州信托、百瑞信托8家增幅均在10%以上。在收入下降的機構中,長城信托、萬向信托降幅較大,同比下降分別63.7%、50.3%。
投資收益方面,除陸家嘴信托、中糧信托、五礦信托、山西信托、中建投信托5家公司投資收益虧損外,其他機構投資收益均為正。其中吉林信托、華能信托、粵財信托三家表現居前,均在10億元以上,此外吉林信托、興業信托、長城信托、中海信托、西藏信托均實現投資收益翻倍或更高。
利息收入方面,陸家嘴信托、國元信托、交銀信托、財信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廈門信托、北方信托8家實現億元以上收入。萬向信托、中鐵信托兩家增幅明顯,較2023年翻三倍以上,此外中原信托、國投信托、中泰信托、國聯信托等11家機構也實現了兩位數以上增長。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