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證50指數年內漲幅居首,主題基金表現亮眼
開年以來,A股市場表現震蕩,北證50指數表現突出,漲幅超18%,相關主題基金取得較好業績。
機構認為,后續在政策及市場推動下,北交所市場有望迎來多重利好,建議關注高景氣產業鏈中細分龍頭的投資機會。
北交所市場迎來多重利好
主題基金表現亮眼
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北證50指數年內漲幅達18.6%,居于全市場第一。
基金產品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北交所主題基金年內單位凈值增長率均為正,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業績平均值為17.4%;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等多只產品業績均超12%。
對此,國聯基金認為,在“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政策引導下,市場對北交所制度創新預期升溫。相較于主板及創業板,北交所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部分優質標的在業績增速與估值匹配度上具備吸引力,資金關注度提升。此外,春節前后股市波動加劇,部分資金轉向更具成長彈性且政策確定性高的北交所標的。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分析,政策定調積極,1月,證監會召開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增強制度的包容性與適應性;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北交所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聯動。
同時,情緒面具備反彈動能,主題活躍。DeepSeek引爆市場對AI應用落地的關注,后續在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等方面均有產業進展催化預期,北證相關產業鏈公司將進一步吸引資金關注。
受訪機構認為,后續北交所市場有望迎來更多利好。
前述基金公司表示,日前,證監會發布《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完善資本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制度安排。深入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上市。北交所新股發行量有望穩定上升,引入更多新質生產力公司,擴大市場規模和影響力。
“流動性改善方面,《實施意見》要求清除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障礙,推動養老金、保險資金擴大投資范圍。北交所作為中小市值企業聚集地,可能成為中長期資金配置高成長標的的重要選擇。”該基金公司稱。
關注高景氣產業鏈細分龍頭
受訪機構認為,2025年是中國股票估值修復的一年,投資者可關注北交所市場中高景氣產業鏈中細分龍頭的投資機會。
前述基金公司指出,北交所要向上突破去年11月的震蕩區域,需要主板市場維持當前的風險偏好和成交量,使活躍資金進一步向北交所偏移。同時,北交所的下行風險有限,目前北交所成交占比不足主板的2%,遠沒有到情緒泡沫化的程度。“2025年是中國股票估值修復的一年,尤其是具備全球優勢的制造業股票。北交所作為專精特新股票的集中地,將受益于這類趨勢。”
具體投資機會上,該基金公司表示,主板的機會在于大模型的成本和容量下降后,能夠部署各類終端硬件,如手機、玩具、耳機、機器人等,消費者體驗的提升將帶來這些終端銷量的提升,利好各類制造業公司。北交所也需要在相關的汽車零部件、機械制造、消費電子等領域,尋找有對應制造能力的公司。
國聯基金認為,北交所短期有市場情緒與政策預期支撐,但需留意技術性調整風險。中長期行情的延續取決于政策落地節奏,特別是直接IPO、混合交易等關鍵制度,以及企業盈利的驗證以及資金面的持續性。
國聯基金建議,可關注高景氣產業鏈中的細分龍頭,如新能源、半導體材料、精密制造等領域的“隱形冠軍”;估值業績雙優的企業,即動態市盈率低于20倍且近兩年凈利潤復合增速超30%的公司;受政策催化的主題,如受益于“設備更新”“國產替代”等國家戰略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編輯:杜妍 校對:喬伊 審核:許聞
版權聲明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