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賈永濤和同事孫建成為小金街道欠灣村村民馬志明檢查身體。 本報記者 蒲茜攝
2月5日8時,西安市臨潼區小金衛生院醫生賈永濤換好白大褂,背起藥箱,拿上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記錄表急匆匆地離開了小金衛生院。
賈永濤在小金衛生院已經工作了14個年頭。今天,他要去1戶簽約家庭和2戶重點人群家中隨訪,以便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
小金街道是臨潼區較偏遠的山區街道。
賈永濤嫻熟地駕駛著車輛,行進在山間道路上,很快就到了小金街道小金村下埝組村民孫金泉家。
“叔,今天感覺怎么樣?還咳嗽嗎?”剛進門,賈永濤便詢問起患者孫金泉的身體情況,并拿出聽診器為他檢查。
“最近天氣干燥寒冷,要注意預防感冒,規范用藥。”檢查后,賈永濤給出了診療建議。
79歲的孫金泉患有冠心病。小金衛生院家庭醫生團隊為他制定了個體化診療方案,不僅幫他控制血壓、血糖,還給予他健康飲食指導、心理健康咨詢等服務。
“你們經常來家里看我爸,還給治病送藥,太感謝了!”孫金泉的女兒孫仙娥說。
“不用謝。患有慢性病、長期獨居的老年人,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人群。”賈永濤說完,又匆匆趕往下一處巡診點。
賈永濤告訴記者,如今,小金衛生院共有12名醫護人員,均為本科以上學歷。
近年來,臨潼區推行的家庭病床服務,讓行動不便或病情特殊的患者享受到了更加貼心、便捷的醫療服務。
繞著山路,一路顛簸,賈永濤又來到了小金街道欠灣村村民馬志明家。
67歲的馬志明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及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去年6月,他感冒后呼吸有些困難,省城醫院的專家建議他做氣管切開手術,進行插管機械通氣治療,但家屬堅持要求保守治療。
馬志明的兒子馬海龍聽說小金衛生院可以提供家庭病床服務后,便提交了申請。賈永濤被指派為馬志明的家庭病床醫生。
除了每天按時上門治療外,只要病人有需要,不論白天黑夜,賈永濤總是隨叫隨到。
“你先做好排痰,我們馬上到。”
賈永濤和同事不顧天黑路險趕往馬志明家。
給藥、霧化、排痰……賈永濤緊急對馬志明施救。待老人病情穩定后,賈永濤返回衛生院已是次日凌晨。
“在家住院,所產生醫療費用的報銷標準和住院一樣,真省心啊!”馬海龍為家庭病床服務點贊。
“這些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成為山區衛生院的工作重點。針對農村老年人,我們建立了慢性病患者管理檔案、做起了日常健康保健科普、辦起了健康知識宣講。”小金衛生院院長孫建成介紹,衛生院主要負責轄區5484名常住人口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服務的重點人群里有65歲以上老年人879名、高血壓患者583名、糖尿病患者181名。孫建成說,他們的職責就是當好鄉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在臨潼區,像小金衛生院這樣送醫送藥進家門、開展鄉村家庭病床服務和簽約醫生服務的基層衛生醫療機構還有許多。
截至目前,臨潼區共建成家庭病床338張,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慢性病、老年病診療和術后康復等。參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群眾37萬余人。其中,簽約重點人群14萬余人;開設家庭醫生工作室280個,參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生773人。
“我們還持續開展山區巡回醫療服務工作,對山區群眾提供診斷、健康咨詢、用藥指導等基本醫療服務,讓山區群眾在家門口能享受到二級醫院的醫療服務。”臨潼區衛生健康局局長孫尖尖說。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